冬日午後,南朗石門村,南方畫院,陽光灑在芭蕉樹上,這是藝術家徐明的小院,也是中山書房,2000冊圖書與畫家作品為伴,藝術與閲讀在此相遇。繪畫、閲讀、曬太陽,喝咖啡,俯首暢遊書海,馳騁思緒,抬頭樹蔭如雲,畫作悦目,這是關於秋天最好的想象。
小院的主人、中山藝術家徐明介紹説,這棟兩層小樓本是集工作室、展覽廳於一體的藝術空間,但仍有部分空間閒置,平時只有藝術同好或朋友才會前來,為了有效利用空間,讓更多人瞭解親近藝術,他們向中山市文廣旅局申請成為“中山書房”,由市圖書館統一配置了一批繪畫、設計等藝術類的書目,以供附近居民品讀,同時利用一樓的富餘空間,開設了一間小咖啡吧,讓來往的市民或遊客,在輕鬆愉悦的環境裏閲讀休閒、品賞藝術品。
這樣的“中山書房”還分佈在中山的公園、銀行、候機樓裏,在擴大市民書房的道路上,中山不斷創新。 “一江水秀,百味書香”,倚靠在江邊的小欖江濱公園自助圖書館,成為了小欖新晉的網紅閲讀空間。在這小小的三層館舍裏,首兩層作為公共服務區,設有少兒區、電子閲報區、多功能區和藏書區,可提供自助入館、辦證、書目查詢、借還圖書等服務。這間書房,是小欖政府利用閒餘舊樓改造而成,獨坐書房品讀圖書的人,抬眼可望一線江景,小欖居民對此交口稱讚。
在最美的地方建“書房”,讓書香飄蕩城鎮角落,近年來,中山書房不斷進駐學校、旅遊景區、酒店、影院、候機樓、餐飲服務場所、大型商業體等場所以及其他文化旅遊休閒場所,只要具備相應空間面積,可對公眾免費開放、並能夠獨立承擔民事法律責任能力和服務能力的公共閲讀服務場所都能申請成為共享閲讀空間。與此同時,中山還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建設,在酒店、電影院、餐飲服務場所、大型商業體等場所創設閲讀空間,優化閲讀環境,實現公共閲讀服務與百姓休閒生活“零距離”,讓廣大市民讀者體驗觸手可及的優質閲讀服務。目前全市已建成18家共享文化館和18家共享閲讀空間,完成53家圖書館之友的圖書配送,圖書館、文化館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南朗石門村南方畫院裏的中山書房與畫室合二為一。
小欖糧倉書房造型獨特。
小欖江濱公園自助圖書館,抬眼可見一線江景。
火炬區得能湖邊的中山書房。
大涌紅博城內書房雖小五臟俱全。
西區,中山書房內志願者協助老人上網閲讀。
交通銀行內的中山書房。
小欖永寧書房內繪本展讓小朋友有參與互動空間。
左步稻田書屋最具網紅特質。
東鳳鎮的中山書房位於文體服務中心內,場地寬敞。